热点聚焦:没有终点的寻找 ——记湖北省内规模最大的一次野生菌调查

全媒体记者黎袁媛 明磊

实习生沈钰童


(资料图)

12月30日,州林业局、州科学技术协会、州林业科学研究院联合发布恩施州有毒野生菌科普宣传扑克。

它的背后,是一支平均年龄不超过30岁的林业科研队伍,用一年半时间,攀绝壁、穿林海,踏遍恩施州8县市,行程13613公里,采集样本918份,完成了迄今为止湖北省内规模最大的一次野生菌调查,为减少野生菌误食中毒事件发生及菌类产业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基础数据支撑。

一支6人小队没入一人多高的箬竹丛中,犹如沧海一粟。

10月20日,巴东金丝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早已一派深秋景象。保护区最高海拔3005米,最低海拔240米,森林覆盖率达到82.73%,其中大部分地方是无人区。

这片山头,只有森林调查员来过。之前砍出的“路”,早已被茂密的灌木重新覆盖,州林业科学研究院野生菌调查研究团队的队员们行走其间,如穿隧道,让人对“鄂西林海”有了最直观的认识。

林子里不只有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川金丝猴,还有金钱豹、黑熊、野猪……除必备“打蛇棍”外,队员们一边走一边吆喝,希望动物们闻声躲开。

有时候“喊山”也不灵。就在一天前,队员陈伟眼见前面两个人连续跳开,还没反应过来,一条棕底黑纹的大蛇已从他脚背上窸窣掠过。而这样的“狭路相逢”,只是无数次路上惊魂中的一次。

他们冒险寻找的目标,是躲在树下的“小精灵”——野生蕈菌。当天的领队、州林业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李双龙介绍,蕈菌是进化较高等的大型真菌,它的子实体通常包括人们所称的蘑菇、木耳等,也就是恩施人俗称的“菌子”。此前,对于恩施州乃至武陵山区野生菌资源的“家底”,没有进行过摸底调查,找不到一本详尽、权威的“明细账”。

和以往每次调查一样,这天,也是一次未知的寻找。没有固定路线,没有预定目标,最大的不确定性来自于结果:谁也不知道会不找到菌子。

野生菌大多喜欢湿润疏朗的林下环境,这座山往年是菌子们的乐园。可这天跋涉1个多小时后,一朵菌子也没发现。护林员推断,也许是今年夏天数十年未遇的大旱让菌子不见了踪影。

在悬崖边吹吹风休息片刻,队伍掉头走向另一座山。那里海拔更高,会比这座山更湿润。

不负所望,队员很快便在山腰发现了第一朵菌子。用小铲拨开周围腐叶露出土壤,拍照后连根提取,再测量、记录、贴上编号、装入标本袋……队员们按照分工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样本搜集。

有一朵就会有一群。发现让队员们兴奋起来,四散钻入周围树丛寻找。一朵、两朵、三朵……到整支队伍赶在天黑前撤下山时,样本箱里已收获了16朵菌子。

美丽又危险的野生菌。

这是州林业科学研究院野生菌调查研究团队今年走的最后一站。

所有采集的样本都会被送往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进行种类鉴定及毒性分析后,收录进《湖北恩施州蕈菌图鉴》一书,正式成为恩施州真菌“族谱”中的一员。

至此,人们对“鄂西林海”里的野生菌,终于第一次有了全面、科学的认识。

近年来,每到恩施州野生菌生长季,各级各部门都会进行“不要随便食用野生菌”的宣传。可尴尬的是,许多宣传资料里的野生菌在恩施本地并不生长。

“去年流行的《红伞伞,白杆杆》那首歌就不太适合恩施,因为在恩施,常常引发中毒事件的并不是这种野生菌。”去年刚考进州林业科学研究院的华中师范大学生态学硕士万松胜说。作为最年轻力壮的队员,他是队里的“寻找主力”,每发现一朵菌株都由他拍照记录。

“凭肉眼我也不能百分百准确辨别每一种毒菌。”从星斗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山腰滑到谷底,在木林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拉着野藤爬到山顶……万松胜和同伴冒着危险,发现了多种与食用菌极为相似的有毒野生菌。

“每发现一种,我们也许就挽救了一条生命、一个家庭。”他说。

由于人们对野生菌的辨别、食用等存在认知盲区,恩施州每年因误食有毒野生菌导致中毒的事件时有发生。州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的《2015—2021年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毒蕈中毒事件与防控策略分析》一文显示:2015年至2021年,全州共报告毒蕈中毒事件558起,发病人数804人,其中发生在农村家庭的有477起。在毒蕈中毒事件报告数最多的2020年,中毒事件多达131起202人。

对恩施州野生菌资源的调查刻不容缓。2021年5月,州政府将此项任务下达给州林业局,由州林业科学研究院负责开展项目调查,该院迅速组建了由13人组成的野生菌调查研究团队。

2021年6月以来,研究团队在恩施州境内多个县市林场、自然保护区、居民区周边、国省干道沿线对生长的野生菌种类特别是有毒菌种资源展开调查。调查覆盖了全州8县市的低山、二高山、高山等不同海拔带,以及针叶林、阔叶林、针阔混交林等不同林地类型,天然林、人工林等不同林地起源类型。截至目前,研究团队共采集调查样本918份,经形态学鉴定出335种,其中有毒的共64种,另有343份采集样本尚在进行基因检测和毒理实验。

利川市毛坝镇善泥村,万松胜和同伴艰难地爬上陡坡采集一株野生菌。

“农村家庭地处林区,有自行采食野生菌的天然条件,但村民又缺乏辨别毒菌的能力。开展野生菌类资源调查,不仅可以了解当地的菌类资源种类,同时还能给人们提供可靠的野生菌鉴别方法,避免误采误食,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州疾控中心传染病预防与控制专家邵祥威表示。

“对于武陵山区北部的野生菌研究来说,这是一个新的起点。”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东亚植物多样性与生物地理学重点实验室研究员王向华这样评价此次调查。

12月30日,州林业局、州科学技术协会、州林业科学研究院联合正式对外发布恩施州有毒野生菌科普宣传扑克。会引起胃肠炎型中毒的希褶黑菇,经常被当成野生香菇;会引起肝损伤中毒的条盖盔孢伞,容易被混入美味的杂菌汤锅……每一张扑克牌上,都印着一种恩施境内常见的有毒野生菌的“大头照”。

此前,州林业科学研究院已于今年4月和10月分别制作发布了《恩施州有毒野生菌(第一批)》《恩施州有毒野生菌(第二批)》宣传册。

一本更详细的《湖北恩施州蕈菌图鉴》正在编制中,计划2023年出版。对照《图鉴》加强宣传,可大幅度降低野生菌食用中毒事件的发生,同时也为野生菌资源开发和利用提供了资源参考。

“《图鉴》的出版只是一个阶段性的总结,对于野生菌的研究远没有止境。”州林业科学研究院院长吴代坤表示,野生菌具有巨大生态价值和重要经济价值。恩施州植被资源种类丰富,良好的生态环境下养育了各种野生菌,许多优良菌种没有得到足够的开发利用,未来,这将是科研人员的研究方向之一。

“森林是水库、钱库、粮库和‘碳库’,现代林业包括对整个森林生态系统的研究利用。从种下一粒种子,到出成果,再到成为致富一方的产业,往往需要几十年甚至更长时间。”他说。

“功成不必在我”。这条长路上,有寂寞,有汗水,也有惊喜。

13人的研究团队里有7名硕士,平均年龄不超过30岁。每一次野外调查,这群年轻人都要走10多个小时的山路,半路吃馒头就咸菜充饥,晚上回到驻地还要烘烤标本、取孢子印、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结构……常常忙到凌晨一两点才能休息。

巴东金丝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李双龙正在记录野生菌的形态特征。

可亲身体验大自然的种种神奇,他们觉得乐趣无穷。被马勃菌喷射一脸孢子,感受到菌类的基因传递;发现一种饼状的多孔菌,远远看上去还以为是一个大饼……他们对每一个这样的故事津津乐道。

“每发现一种新的野生菌,都会收获一份欣喜。”万松胜说。

去年7月的一天,州林业科学研究院经济林研究所所长顿春垚带领调查队员陈贝贝、李园,在州城城郊进行野生菌调查时突遇暴雨,他们躲雨跑进一片密林,意外在一块石头旁发现了恩施地区从未发现过的垂头虫草。

也许这一次走遍整座山什么都没找到,也许下一次在一个不起眼的山沟里就会发现新物种。探寻未知的快乐,推动着他们不知疲倦地翻过一座又一座大山,走过一片又一片森林。

科研没有尽头,这是一场没有终点的寻找。

关键词: 林业科学研究院 自然保护区 调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