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之问:短期热潮如何化为长期动力?
【资料图】
半月谈评论员:何欣荣
国内旅游出游合计2.74亿人次,同比增长70.83%,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119.09%;实现国内旅游收入1480.56亿元,同比增长128.90%,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100.66%——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交出了一张“热力”成绩单。
在旅游市场快速复苏的同时,人们也看到,热点景区“人满为患”,交通压力堪比春运,部分酒店价格“狂飙”。有必要对“五一”假期的市场表现进行复盘,对消费者的吐槽认真倾听,这是我们做好民生和经济工作的重要抓手。
首先要看到,“五一”假期之所以热,关键在于抓住了“流动性”这个燃点。人流、物流、信息流……各种“流”在这个“五一”高速运转起来,共同构成了现象级的假期热度。
其实,不仅是“五一”,整个中国经济的发展都有赖于充分的流动性。无论是国内大循环,还是国内国际双循环,前提都是各类要素的顺畅流动。一个“流动的中国”,才能释放更多活力,创造更多机遇。对照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要求,这是一个要长期探索而意义深远的课题。
同时也要看到,“五一热”背后,也有“集中爆发式出游”这个由来已久的堵点。“花了看山看海的钱,看到了人山人海的样子”“到处车票售罄、景区约满”……类似的吐槽,在网上屡见不鲜。
面对每年几次集中爆发式的出游,靠增加供给并不能完全解决问题。我们希望热热闹闹,更乐见细水长流。带薪休假、灵活年假说了很多年,实际落实情况到底如何?种种问题,都需要深入调查研究,拿出切实可行的办法。
最后,“五一”总体很热,但具体到各个地方,却是“冷热不均”。有的城市如山东淄博,迎来了大客流,同时收获了点赞和美誉。还有的城市,圈地收钱、欺诈宰客,让游客失望又闹心。这中间的差距,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公共服务和城市治理。移动互联网时代,信息传播的速度和广度前所未有。一地口碑的崩塌,将是人们“用脚投票”的开始。
提升公共服务和城市治理水平,并不是一朝一夕之功,需要全社会的合力和长时间的积累。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免费开放停车场,市民热情好客……淄博的“出圈”,就在于游客自发推介、政府迅速反应、市民主动维护构成的“良性闭环”。
淄博火了,据说很多地方的书记、市长、局长纷纷带队前去“赶烤”。怎么打响烧烤和美食牌,这只是“术”。更深层的“道”在于,如何借助“五一”大客流的高强度压力测试,把存在的问题梳理清楚、对策研究透彻。在此基础上,着眼于把“网红”变成“长红”、“流量”变成“留量”。找准了发力点,我们才能形成长效常态治理机制,才能不断满足人们对于“诗和远方”的期待、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
关键词: